与“你”相遇 好“杏”运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千亩杏花竞相吐蕊次第开放,花满枝头,粉嫩的花瓣在春日暖阳的映照下,形成一片花的海洋。迈入花海中,漫步杏林间,铺天盖地的杏花将我置身于紫雾彩霞之中,热烈鲜艳的花海熏得我如痴如醉。低头间,忆往昔,青涩的面庞,奋斗的青春……
服务西部·追逐青春理想
“去工地实习,还是参加西部计划?”……经过几次考虑后,怀着绽放青春的满腔热情,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19年8月,踏上去往新疆的列车,轻轻掀开西部大地的朦胧面纱,有幸目睹她多彩靓丽的容颜,感受她好客质朴的热情。经过两天多的车程,抵达我的第一站:共青团拜城县委员会。在这里有幸认识了李书记、张书记、郭哥、万姐、蒋姐、“复旦大学三姐妹”等。初到工作岗位,我对公文写作格式从未接触,对涉及单位的政策毫不了解,一个“小白学徒”被迫上线营业。我常常因学习团建业务知识心浮气躁,总是觉得看一遍就可以做到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结果我写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毫无逻辑性,对接的第一个业务工作言语表达混乱,以失败告终。我的第一个领导告诉我:小苑,你虽然离开学校,但也要时刻紧绷学习之弦,在“知不足而后学”中保持“本领恐慌”,变“要你学”为“你要学”,变“学一段”为“学一生”。之后的每一天,领导都会陪着我写信息,教我如何纠正行文的逻辑性,慢慢地我逐渐克服了心浮气躁,将熟悉业务工作当作一种学习,时刻保持着挤劲、钻劲、韧劲。这一晃,就是一年多,我由之前的青春懵懂,到熟悉各种团建业务,慢慢找到人生价值,学会长大。
扎根基层·展现青春担当
“回山东,还是留在这里?”我一直在犹豫不决,直到万姐跟我说,“小伙子,要多锻炼,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后来,顺利通过省考,留在了新疆,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基层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平凡的、寂寞的、繁忙的,第一次到乡镇工作,就四处碰壁,当时我们科室负责党委换届工作,起初我觉得就是“筛选党代表、组织代表投票”这样简单,直到有一天各村党支部副书记问我如何选党代表时,我脑袋一片空白,支支吾吾地回答不出来,“资历浅、阅历少、经验缺乏”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我的分管领导肖书记找到我跟我说“你要静下心,别浮躁,时刻怀着‘空杯’心态,把‘抬头看’的理论高度转化为‘埋头干’的实践深度,把换届材料一次次看、一次次过,你就知道啦”。后来,我跟科室同事一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熟悉了各个流程,确保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在这里,我收获了之前身处繁华都市所感受不到的快乐、见识与沉淀。年轻干部要主动走出安逸区,到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吃劲岗位蹲苗锻炼,多接“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在工作中展示能力、彰显价值。
笃志前行·绽放青春姿态
“你去县委组织部信息调研室跟班锻炼一下,好好学习写作……”我的分管领导说道。我听到后很吃惊,但很开心,能够去调研室学习,是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刚到科室,科室主任就告诉我“写信息一定要严谨、规范,要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从踏入组织部学习的第一天起,我就更加高标准要求自己,每天都会以组工干部同等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看“共产党员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学习写作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一点一滴地感受着自己的变化,给我感触最深的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改进、视野的开阔、待人接物的成熟,更重要的是让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让我找到了差距,发现了自身不足,让我更有目标、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老苑,快看!有杏花仙子,在拍照。我们去看看去”。睁开眼睛,打量着眼前的同事,笑着说“走”……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岗位,都要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姿态激扬起青春的战歌,在新的长征路上乘风破浪、奔涌向前,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