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将廉洁履职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让农村大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廉洁之花,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筑牢廉洁防线,让清廉根基深植乡村振兴沃土。廉洁履职是农村基层干部的“生命线”,是乡村振兴事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其廉洁自律情况直接关系到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和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当好廉洁履职的先锋表率,把廉洁自律意识融入日常工作点滴。要推行“一线廉洁教育法”,将廉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村头巷尾,通过“廉政故事 警示案例”相结合模式,让干部在走访农户、调解纠纷等一线接受廉政洗礼、强化纪律意识。要充分激活廉洁自律的内生动力,设立“廉洁示范岗”,划分财务监督、项目招标等重点领域责任区,明确廉洁履职“负面清单”,以干部带头廉带动群众监督严。要创新“跨村联查机制”,统筹相邻村庄纪检力量成立“清风监督联盟”,联合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惠农政策落实督查,破解单村监督力量薄弱难题,形成监督合力,让廉洁清风在基层落地生根。
扎紧制度笼子,让权力运行永葆规范透明本色。制度建设是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防火墙”,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戒律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以制度为遵循,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以规范用权、阳光用权为准则,推动基层权力运行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完善“小微权力清单”,明确村级事务决策、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等事项的流程和权限,让干部知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进一步强化“村务公开制度”,运用“互联网 村务公开”模式,将村级财务收支、项目实施、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及时、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玻璃房”内运行。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制定个性化防控措施,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和提醒,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扎紧制度“笼子”,防止权力滥用。
荡涤歪风邪气,让清风正气充盈基层每个角落。监督执纪是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利剑”,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组合拳”。农村基层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要善用多方监督力量,整合村级纪检委员、村民监督委员会、党员群众等力量,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监督网络,对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要进一步推行“阳光问廉”制度,定期开展“村务质询会”“民主评议会”等活动,让干部现场接受群众质询和评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搭建“快速反应平台”,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热线,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对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及时受理、严肃查处,做到零容忍、严问责。通过打好监督执纪“组合拳”,让违规违纪行为无处遁形,让清风正气在基层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共产党员网 凯发国际登陆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