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人民日报推出的“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来到了江西——“红土地上的新崛起,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江西是块“红土地”,无数先烈用鲜血染就的革命老区,这里巍巍井冈山、滔滔赣江水,血染的杜鹃,十里火红盛开,遍野的秧苗,泛着青翠欲滴,赣鄱大地如今“生机盎然”。
“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天下之大,莫大于民心;天下之重,莫重于民生。”追寻总书记的坚实“足迹”,感悟其中的“民本情怀”,须常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砥砺为民之志,传承革命先烈红色基因,做示范,勇争先,跨越,再跨越。
厚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常怀“为民之心”以造福人民“守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百年沧桑史,就是一部坚守初心、为民造福的奋斗史。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心存百姓、才能根基永固,初心不改、才能无往不胜。常言道,“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所以我们必须俯下身子、真情爱民,放下架子、服务人民,干出样子、造福于民,常怀为民之心,坚定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践行“为民初心”。
保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思想警醒,恪守“为民之责”以实干担当“得民心”。“民生所指,国运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就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和目标。应时刻保持“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思想警醒,任何时候都必须恪守为民之责,坚持实干笃行,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群众疾苦者,必是常伴其左右,懂人民心意者,必是关情其所有,因此要侧耳聆听、细心感受,用实干担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党群的“鱼水情”推动人民的“幸福舟”行稳致远。
筑牢“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的大局意识,砥砺“为民之志”以汇聚民力“筑同心”。“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人民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将人民群众的力量集聚在一起,才能形成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心中有群众,不怕担子重。”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要坚定依靠群众谋发展的信念,砥砺为民之志、永葆赤子之心,始终与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唯有汇聚民力、凝聚民智,依靠群众的力量“逐梦前行”,才能永葆“直挂云帆济沧海”“越是艰险越向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浩然底气。